在很多人的印象里,流感主要發生在冬春寒冷季節。但是,最近不少人紛紛中招——得了流感!
根據流感監測中心數據分析,我市流感發病高峰為冬春季,夏季有一個流行小高峰。今年3-5月份流感活動呈逐步上升趨勢,近期我市流感發病快速上升,A(H3)型流感病毒為優勢株,流行強度較近兩年同期顯著升高,流感暴發疫情也顯著增多,發病人群以學生為主,其次為托幼兒童、散居兒童。
當前已進入流感夏季發病高峰期,我市流感活動呈現明顯上升趨勢,預計近期我市流感活動水平仍可能繼續上升,請廣大市民朋友引起重視,注意預防!
流感有啥癥狀?
怎么治療?
怎么預防?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對人類危害較嚴重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按其核蛋白和基質蛋白分為四個型別:甲型(A型)流感病毒(H1N1、H3N2亞型等)和乙型(B型,Yamagata系和 Victoria系)流感病毒每年可引起季節性流行、丙型(C型)流感病毒僅呈散發感染,丁型(D型)流感病毒主要感染豬、牛等且未發現人類感染。
流感病毒傳染性強,每年可引發大量病例,人群普遍易感。一般患者會突然發燒,體溫可達39~40°C, 出現乏力、高熱、寒戰、頭痛、全身酸痛等癥狀,常有咽痛、咳嗽等癥狀,可有鼻塞、流涕、眼結膜充血等(通俗的講就是“發燒了、好難受、不想動、不想說話、不想上班”)。嬰幼兒常有嘔吐、腹瀉等癥狀。
少數患者并發肺炎、肌肉炎、心肌炎、心包膜炎、神經系統損害等并發癥,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嬰幼兒是此類重癥病例的危險人群。
那出現發熱、鼻塞、打噴嚏等癥狀,是感冒?是流感?還是新冠肺炎?這就需要對感冒、流感、新冠肺炎三者進行辨別:
校園防流感方面,要落實每日健康檢查制度。晨檢午檢需落實體溫測量,出現發熱的老師和學生應佩戴好口罩及時就醫,應注意自我隔離,不帶病上學,建議居家休息。其次,要落實因病缺勤及病因登記追蹤制度。
出現流感聚集性疫情要及時報告當地教育行政部門、衛生健康行政部門和疾控中心,及時科學處置。搞好學校環境衛生,督促學生,勤洗手保持環境清潔消毒和通風。
專家建議,要避免接觸出現流感樣癥狀的患者,如家庭成員出現流感樣癥狀,需及時佩戴口罩,防止傳給其他家庭成員,盡量不去人多擁擠、空氣混濁的場所。
同時,要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勤洗手,常開窗通風。
專家提醒
及時就醫、盡量不去人多擁擠密閉場所
專家提醒,在流感流行季節,當出現流感樣癥狀(體溫≥38℃,伴有咳嗽或咽痛),就很可能是感染了流感病毒,需及時就醫。
奧司他韋等神經氨酸酶抑制劑是流感的有效治療藥物,感染流感早期及時使用可顯著降低因流感導致的重癥和死亡風險。
接種流感疫苗是預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疫苗可降低感染流感病毒和發生嚴重并發癥的風險。
建議6月齡及以上有意愿接種流感疫苗并且沒有禁忌證的人群及時接種流感疫苗。尤其是老年人、兒童、孕婦、慢性病患者、6月齡以下嬰兒的家庭成員和看護人員等重點人群,以及醫療衛生機構、養老機構、護理機構、福利院、托幼機構、學校、監所等場所工作人員。